这个戴大红花的飞机,就是新中国第一架自行设计、制造的飞机——歼教1歼击教练机。
这个完成总装庆贺的场景,模型与光影并置,生动地还原了完成总装的历史瞬间。以上场景还原自这些黑白照片——
为何歼教1的总装完成引发了如此热烈的庆祝场面?它的诞生究竟对年轻的新中国航空工业有着怎样深远的意义?我们把时针拨回到60多年前去寻找答案——
上期我们讲到,1956年,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发动机设计室相继成立。飞机设计室成立后,抓紧进行飞机设计的准备。徐舜寿很注重培养设计员的创新思维,要求仔细地了解当时国内引进的苏联“米格”和“雅克”等飞机结构后,再进行设计;鼓励设计员探索独立设计道路,提出“熟读,但不要唯‘米格论’”的要求。
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小细节,根据在美国麦克唐纳公司实习时的办公环境,徐舜寿将各间屋子打通成大办公室,放置专门定制的制图桌。三位室主任和设计员们集中办公,有问题能及时沟通解决。
▲徐舜寿与几名设计员精心设计、定制了专用的制图桌——有若干个抽屉,可以放书籍、资料,还配有可放铅笔、橡皮、三角板的专用板。绘图板可以平放,也可以竖起来。这种制图桌在航空工业沿用30多年,直到采用计算机设计
1956年歼5飞机试制成功后,航空工业自行设计飞机的热情高涨。9月12日,航空工业局副局长徐昌裕在松陵机械厂(现航空工业沈飞)主持召开飞机、发动机设计工作座谈会,大家一致认为自行设计飞机的工作应尽快开展。会上,徐舜寿考虑空军需求和国情条件,提出“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制造一款亚声速喷气式歼击教练机,这样可早出成果,更有助于培养人才。
此后,年轻的设计队伍在基本上没有什么办公设备的条件下,按照“熟读”和“不唯米格论”的原则,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很快确定了飞机设计参数,并提出了全金属结构、前三点起落架的方案。后经多方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于1957年2月获得空军同意。4月,国家正式批准研制,命名为“歼教1”。设计室随即开始做技术设计。
为克服米格飞机设计的某些局限,他在布局设计中没有沿袭机头进气布局,而是提出采用两侧进气设计的具体方案。这种布局为机头安装雷达留出更大空间,更有助于扩大飞行员视界,符合航空技术发展方向。
与歼5不同,自行设计的歼教1采用了两侧进气道,而不是机头进气。为了这个设计,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为避免进气道产生喘振,他又亲自带队去哈尔滨做了风洞实验,才最终解决了问题。后来,他又参与了歼7、歼8的研制。
在开始型号设计的时候,设计室真正搞过飞机的人寥寥无几。大家无经验,没有规范和标准。叶正大刚从苏联学成归来不久,和其他两人共同提出可以专门编纂一本飞机设计员手册。大家边干边学,最终编出了一本手册。
1957年8月末,松陵机械厂克服诸多困难,历时100天制造出木质样机。9月,总参谋部、空军司令部、航空工业局组成审查委员会,提出修改意见。样机经修改后,于12月通过第二次审查,从而确定了飞机结构和布局。1958年3月末,设计发图结束,进入试制阶段。
与此同时,配套发动机也在黎明机械厂紧张地设计试制。发动机设计室成立后,室主任吴大观、副主任虞光裕等为配合歼教1研制,在没有实践经验和缺乏技术设备的情况下,决定以工厂才试制成功的涡喷5发动机为原准机,按相似律缩比,研制喷发1A发动机,以减少技术风险,缩短试制周期。1958年5月,研制出第一台发动机(共4台),6月末送交装机。
歼教1飞机共投产3架,其中第1、第3架作为飞行试验机使用,第2架用于全机静力试验。时值“”,飞机试制进度一再被提前。为此,松陵机械厂成立现场指挥部和攻坚生产突击队,以加快任务进度。经各方的密切配合,飞机部装、总装任务都提前完成。
1958年7月26日,于振武驾机首飞成功。歼教1从完成发图到首飞只用了100个昼夜,从设计到首飞只用了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
8月4日,歼教1飞机及其发动机试制成功祝捷大会在松陵机械厂举行,副主席、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等到会祝贺,8万多名厂内外职工群众参会,共同观看了歼教1飞机的飞行表演。
歼教1试飞成功后,原计划在国庆节飞过接受检阅,但由于国际环境复杂,最终决定不公开。周恩来总理说,告诉这架飞机的设计人员,要他们做无名英雄。1958年9月,2架歼教1飞到北京作飞行表演,于10月返回沈阳。途中,一架飞机因发动机涡轮叶片折断而迫降。另一架飞回沈阳后接着来进行试飞。后因空军飞行训练体制的改变,不再需要歼教1飞机,项目研制终止。
歼教1是新中国自主设计制造的第一型喷气式飞机。尽管未能装备部队,但基本走完新机研制程序,积累了研制新飞机、新发动机的初步经验,也锤炼出第一代航空设计人才——顾诵芬、管德、陆孝彭、屠基达、陈一坚等5人先后被评为院士。
飞机设计室总结了歼教1等飞机零件、组件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经验、研制程序等经验,组织编制《零件设计原则》《设计员手册(第二册)》和《飞机设计室图纸技术文件管理制度》等文件,成为国内唯一可行的飞机设计按照,在飞机设计和发图中发挥了指令性文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