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a16z(Andreessen Horowitz),不少人脑海中会浮现出这家顶级风投的标签:互联网、人工智能、生命科技、密码货币。他们不仅用真金白银押注未来,更以深刻的洞见定义科技发展的方向。
最近,a16z邀请了50位合伙人发布了重磅文章《2025科技大趋势》(Big Ideas in Tech for 2025),从“AI战场”到“核能复兴”,从“无面创作者”到“生物制药大突破”,呈现了一幅前沿科技的全景图。
其中几乎任何一个人都提到了AI,而关于AI的观点,格外引人注目:它不仅是技术的外脑,更可能是人类未来创新的催化剂。
接下来,我将从这篇文章中,聚焦AI领域,分四期解读2025年的潜力与挑战,并且加入一些我的观点与认知。这不仅关乎技术的未来,更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变革。本篇是第一篇。
2025年,核能将迎来新的增长点。得益于监管改革、公众支持、资本注入和持续增长的能源需求,核反应堆订单将首次在数十年间大幅增加。
随着AI技术的发展,美国的能源需求飙升。电力消耗数十年来首次明显地增长,老化的电网面临严峻挑战。而核能因其清洁、稳定的特点,成为高密度数据中心的理想选择。宾夕法尼亚州三哩岛核电站——曾因核事故声名狼藉,现计划于2028年重新启用。
核能的复兴也被视为全球AI竞赛中的关键一步。双党支持与草根热情推动了核能的再兴,这不仅关乎能源安全,还关乎更强韧的电网建设以及美国未来的繁荣。
中国在此领域也早有布局。例如台山核电站已成为全世界核能新技术的标杆,展示了在AI浪潮下核能发展的巨大潜力。
在2025年,跨越硬件与软件界限的技术岗位需求将迅速增长。随着AI应用的深入,这些岗位不仅关乎机器人制造,还连接着自动化和新兴起的产业的崛起。
过去,计算机科学是热门选择,而机械、电气工程等学科逐渐被忽视。如今,随着AI技术落地到复杂硬件场景,这些“冷门”学科正在复苏。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和国防领域的兴起,推动控制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等技术角色成为焦点。
制造业回流与老一代技术工人的退休,也凸显高技能工种的稀缺性。水处理、商用暖通系统等“传统行业”正迎来智能化转型,需要更加多高技能机器人操作员和工程师支持落地。
在中国,工业机器人和AI结合的趋势早已显现。深圳等地的智能制造升级显示,掌握硬件与软件结合技术的人才,正成为创新和产业转型的核心力量。
未来的军事决策将更多地在边缘完成。AI无人机、传感器网络与战场AI系统将在远程战场中最小化人类干预,实现实时战术调整。
例如,士兵可依赖AI驱动的洞察与自动化系统,在敌对区域的移动指挥中心快速决策。这些中心通过本地处理海量数据,避免因延迟或中央控制中断造成的风险。
这场转型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一场供应链革命。可靠的电力与算力在偏远敌对环境下至关重要,为先进武器系统提供支撑。能源、太空技术与AI的发展将成为保持军事领先的核心支柱。
中国在无人机方面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为这一领域提供了启示。在民用无人机领域,大疆一骑绝尘。翼龙无人机与智能作战系统的崛起,表明去中心化战场决策将是未来军事竞争的重要赛道。
2025年,XR(扩展现实)设备将成为开发者构建物理世界应用的重要工具。苹果的Vision Pro和Meta的Orion AR眼镜已为这一趋势奠定基础。
尽管目前消费者和开发者的普及度尚低,但XR设备在机器人技术、自动化与仿真领域已发挥关键作用。例如,它们为机器人构建基础模型提供了更精确的物理世界数据支持。
随着空间计算平台开发活动的增加,XR设备将在涉及大量物理世界数据与交互的垂直领域展现潜力。从建筑到无人驾驶,这些领域将因XR设备的数据捕获和交互能力而加速创新。
机器人数据收集已进入新阶段。远程操作、虚拟模拟(sim2real)和模块化操控器等方法,正在为现实中的通用机器人积累基础性数据。
过去,类似Scale AI的公司通过标注自驾数据崭露头角,如为模型绘制目标框。如今,生成式AI推动数据收集从简单标注,向基于偏好数据、基准测试和安全评估等复杂任务转型。
在机器人领域,这种转变可能意味着更精细的安全评估。例如,将机器人置于危险环境来测试,或通过复杂隐性基准筛选出垂直领域的领跑者。
中国在仓储机器人与工业自动化中已积累大量实践,依托AI生成的偏好数据和动态决策,或将在机器人通用政策部署中抢占先机。近期宇树科技发布的视频都惊艳到了大家。
AI正在通过血液生物标志物分析、可穿戴设备和全身筛查技术,让患者掌握自己的健康数据。
AI不仅能提供个性化建议和早期检测,还能发现传统医疗中难以察觉的健康模式。例如,可穿戴设备的心率监测功能,已帮助许多人提前识别潜在心血管风险。
相比以“治病”为核心的传统医疗系统,健康科技将焦点转向预防与健康维护。中国的华为智能手表和小米健康App等产品,已通过监测健康数据,为用户更好的提供了更便捷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这种技术转变,让预测性健康管理成为可能,使个人能更及时地做出健康决策,从而延长健康生命周期。这是对传统医疗模式的颠覆性创新。
医疗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人才危机——医生和护士短缺达数十万,行政人员又被大量低效重复性工作拖累,进一步推高成本。
为最大化现有人员的效能,AI正在成为关键技术。通过自动化处理基础任务,AI释放了高薪专业技术人员的时间,让他们专注于更高价值的工作。
2025年,专用AI模型将成为“超级人手”平台。在医疗领域,这类AI不仅可优化排班和患者管理,还能承担病历整理等工作。通过减少人工依赖,降低系统负担。
中国医疗领域已有类似探索,如平安好医生等平台利用AI问诊和智能化流程的优化,为解决基层医疗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创新样本。
药物研发就像挑选鳄梨——时机稍纵即逝:过早无果,过晚错失良机。发现并验证生物靶点的过程极为复杂,而AI正成为加速这一过程的关键工具。
传统药物研发可能耗费十年和十亿美元,但通过AI,初创公司能更快捕捉潜力靶点,例如预测疾病相关基因或蛋白质的功能特性,抢占先机。
中国企业已加入这场“靶点争夺战”。例如,华大基因和药明康德正在利用AI提升生物信息分析和靶点筛选效率,在全球药物研发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2025年,成功的初创公司不仅需要技术实力,更需独特的“秘密”——通过AI获得独家洞察,用创新方法迅速开发针对热门靶点的药物,避免错过“鳄梨最佳时刻”。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起到一定的帮助,欢迎点赞、收藏以及转发分享。同时,请关注我,以获取更多关于人工智能的最新资讯和见解!
来源:【闪电新闻】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这就是人间不公!731部队细菌战犯逃回日本后,很多人在医院、学校等公立机构担任要职
731部队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下令组建的细菌战秘密部队之一。1931年到1945年期间,731部队进行骇人听闻的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等,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数千名中国、苏联、朝鲜战俘和中国平民被用于人体细菌和毒气实验。
今天(12月27日),韩国将正式开庭审理总统尹锡悦弹劾案。首先会进行的是“预备庭”阶段(也称“庭前会议”)。在此期间,会开庭一次或数次,控辩双方、也就是韩国国会和尹锡悦方面将就各自立场、主张、证据及争论焦点等进行集中梳理。
陕西一采油厂原油泄漏流入河道,或与清洗一体化储罐爆裂有关,多部门介入调查
极目新闻记者 舒隆焕12月26日,陕西延安志丹县发生一起原油泄漏事故。27日,多位知情人士对极目新闻记者称,事发地在志丹县义正镇寨子洼村。视频显示,道路上出现大面积的黑色原油,部分流入河道。现场,有数名工人在查看情况。
当地时间12月27日,德国联邦总统施泰因迈尔宣布决定解散联邦议院(议会下院),新一届联邦议院的选举日期定在2025年2月23日。施泰因迈尔表示,在当前这样的困难时期,德国需要一个稳定有效、在议会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府,“这就是为什么我相信新的选举是对我们的祖国有利的正确道路”。
据新华社消息,记者12月27日获悉,公安部近日发布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将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的申请年龄上限由60周岁延长至63周岁,大中型客货车准驾车型的年龄上限由60周岁延长至63周岁。修订后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将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
据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北京时间2024年12月27日20时47分(当地时间2024年12月27日22时47分)在千岛群岛(北纬47.09度,东经151.69度)发生7.1级左右地震,最终结果以正式速报为准。
内蒙古“巨贪”李建平的落马和被执行死刑,是中国反腐斗争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我国政府对于反腐败零容忍的态度,也反映出在法治国家框架内,任何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